首页 头条 时评 新闻时政 华人生活 便民服务 文化旅游 中欧活动 视频

当前位置: 首页

佛教小故事:须弥藏芥子

2019年01月07日 04:14 稿件来源:百家号

【字体:↑ 大 ↓ 小

白鹿洞书院,是我国历史上一所非常著名的书院,唐代的李渤兄弟曾隐居于此读书。李渤养有一只白鹿,终日相随,故人称白鹿先生。后来李渤就任江州刺史,在修建亭台楼阁,疏引山泉,种植花木,成为一处游览胜地。有一次他问智常禅师道:“佛经说‘须弥藏芥子,芥子纳须弥,’未免失之玄奇了,小小的芥子,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?是在骗人吧?”禅师听后笑着问道:“人家说你涉猎书籍逾万,人称李万卷,可有这回事?”“当然!我读过的书岂止万卷!”李渤得意洋洋地回答。禅师问,“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?”李渤指着头说:“都在这里啊!”禅师问:“奇怪,你的头颅只有一颗椰子这么大,如何将那万册书卷放进这小小的脑袋里去呢?莫非你也骗人吗?”李渤听后,脑中轰然一声,当下心中大悟。

  评语:对于“须弥藏芥子,芥子纳须弥”这句话,对佛教稍有了解的人都听说过。小故事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一是学习佛教要懂得辩证思维。对于佛教是不是哲学,是不是宗教,前文已作过介绍,近代欧阳竞无与太虚法师之争,从不同的角度,让我们对佛教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。他们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,其实给我们的思考是一样的,那就是对佛教要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。小故事中,禅师对李渤小脑袋藏大藏书的道理亦然。只有懂得辩证思维,才能真正明白“须弥藏芥子,芥子纳须弥”的内涵所在。

  二是人的视野决定人的成就。一个人的心胸其实就如芥子,虽看上去很小,但一座须弥山也能藏得下。因此,我们不管是学习佛教,还是其他生活学习,我们要有包容世间一切的度量。每个人只要有足够的气度,心中就能包容万物,那你的成就自然也如须弥。

  三是对于人生要做到宠辱不惊。懂得了“须弥藏芥子,芥子纳须弥”的道理后,我认为对我们看待人生很有意义。这个世界,大与小是相对的,得与失何尝不是如此呢?大中有小,小中有大,得中有失,失中也会有得。正如历史上一句话,叫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”在人生中,我们看淡名利,懂得放下,我们的心量也会更广阔,心中的世界也会更精彩。

【编辑:胡彪】
要闻回顾
+more
精彩图片
+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