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头条 时评 新闻时政 华人生活 便民服务 文化旅游 中欧活动 视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 中欧活动

亚洲文明对话大会6场平行分论坛举行 促进交流互鉴 凝聚文明共识(2)

2019年05月16日 12:19 稿件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

【字体:↑ 大 ↓ 小

  ——“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”平行分论坛侧记

  本报记者 李应齐 曲 颂

  “我家大门常打开,开放怀抱等你”“友谊地久天长,友谊万岁”……在51名中外留学生的合唱声中,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开始举行。与会嘉宾围绕亚洲文明的丰富渊源与世界贡献、开放包容与交流互鉴、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。

  “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为亚洲地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、弘扬亚洲共同遗产和价值观提供重要机遇。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记忆对话部门主任穆萨·雷表示,当今世界面临许多挑战,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多个层面鼓励沟通与交流,是一次搭建桥梁的重要会议。

  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、知名汉学家安乐哲认为,对文明的最好维护,是认识它、了解它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不同文明搭建了展示与沟通的大平台,有助于维护文明多样性。安乐哲强调,“中国文化尊重并倡导‘和而不同’、重视合作,在当前全球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,这一精神特质十分珍贵。”

  古丝绸之路上,琵琶、二胡等乐器曾十分盛行。长期研究亚洲传统音乐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让·杜陵认为,“正是文明的沟通与交流,才让我们欣赏到世界各地丰富和美妙的音乐。”

  黎巴嫩—中国友好联合会主席马斯欧德·达希尔认为,古丝绸之路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。今天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不仅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,更是文化上的沟通交流,“这一点非常重要,非常好”。

  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发认为,秉持开放和欣赏的态度是重振文明交流的内在生命力。各个国家、各种文明看到对方如何欣赏自己,自然会产生深入了解对方的兴趣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,逐步打破文化壁垒和经济保护主义。

 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,推动世界和平发展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需要从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视角“多看”“多思”,在促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“多做”“多行”,做实人文对话,做深教育对话,做细心灵对话,做好精神对话,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。

  “青年要加强交往,为亚洲文明作贡献”

  ——“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”平行分论坛侧记

  本报记者 刘少华

  “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说过,‘我们与中国为邻2000多年,却从未被他们征服过。但是1509年欧洲人来之后,仅仅两年就征服了马来西亚。’”马来西亚青年和体育部副部长沈志强感慨,“这句话的意思是,中国尽管非常强大,却热爱和平。”

  “在B站播放量最高的一段视频,是用中国传统乐器古筝演奏的外国流行歌曲,总播放量超过了2000万。”哔哩哔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,最终评论弹幕80多万条,很多外国网友纷纷感叹,“这种跨文化的交融很和谐”,“我在中途几乎忘记了呼吸”。而在B站上,与亚洲文化元素相关的视频非常丰富。

  “年轻一代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,他们接受着来自全世界的思想与想法,不同国家、民族的青年人正越来越多聚到一起,带着对其他社会和文化的开放心态,塑造着一种全新的青年文化。”新加坡文化、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傅海燕表示。

  5月15日,亚洲文明对话大会“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”平行分论坛在北京举办。来自13个亚洲国家的青年机构和青年组织、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负责人,以及亚洲各国文化、经济、学术、媒体、公益等领域的中外优秀青年代表近300人参加会议。青年分论坛由共青团中央、全国青联主办。

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致辞中指出,青年传承和发扬亚洲文明的责任担当古已有之,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亚洲青年要求同存异,做亚洲和平文化的践行者;要开放合作,做亚洲共同发展的推动者;要互学互鉴,做亚洲文明振兴的贡献者。

  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青年团外事局主席江格兹汗·根格尔认为,青年在当今世界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,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传统价值相结合,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。他建议青年人之间要加强交往,为亚洲文明做出更多贡献。

  印度青年领袖联合会主席苏万建议,要赋予年轻人展示自我的平台,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方式去引领世界发展,更好保护和发扬文明文化和传统。

  “我们正在参与构建一个深刻历史进程”

  ——“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”平行分论坛侧记

  本报记者 叶 子

  “我想,对于全球化的害怕和担心,不应该造成文化的隔绝与孤立,减少文明的交流与互动。相反,我们应该实施战略性计划,来加强互相理解、加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。”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“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”平行分论坛上,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迪·林沙军这样说道。

  班迪·林沙军介绍,就在两周之前,亚洲合作对话在多哈召开部长级会议,与会各国官员都赞同要加强成员国间的文化合作、鼓励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、因互鉴而丰富,这种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赞同与倡导得到了在场国际组织代表、政府官员、智库机构负责人、知名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的一致认同。

  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彼得·弗兰克潘教授著有《丝绸之路》一书,他认为,只有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才能够学会宽容、开放和兼容并蓄,正如对“一带一路”的研究所显示的,它不仅仅是贸易和物品的交流通道,也是帮助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通道。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交流与交往,在今天得到了新形式的延续。

  “丝绸之路成为进行跨文明交流对话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。”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院长、院士阿里扎德·阿基夫·阿加梅赫迪·奥格鲁同样赞赏“一带一路”为文明交往所做的贡献,他认为“光明来自东方”,而且中国文明的历史经验对所有亚洲国家来说非常重要。

  “我们正在共同参与构建一个深刻的历史进程,也许我们应该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地看待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。”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鲁卡·马里安·斯卡兰提诺博士从哲学角度分享了他的见解,“世界变得愈加复杂,这要求更加充分的理解。实现文化之间更多的交流、更好的理解,是目前哲学界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。”

 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大木康教授引用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这句中国古话,来强调亚洲文明中互相学习交流的重要性。他表示,将会坚持把更多中国文献介绍给日本人,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。

  乌兰巴托大学校长桑加·白嘎力赛罕介绍了许多文明交流的合作成果,例如,从2008年起,乌兰巴托大学与中国呼和浩特的相关机构共同出版了近30部与蒙古文化传统相关的专著和文章,还与中俄一些研究机构进行联合调研、翻译文学经典……“我相信这些研究会取得丰硕成果,推动亚洲文明的对话”。

  论坛上,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、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还就各国智库深入交流合作、共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出3点倡议,希望建立更密切的智库伙伴关系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、致力于改善国际舆论环境,让亚洲文明的明天精彩可期。

【编辑:江瑞】
要闻回顾
+more
精彩图片
+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