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,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。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,也时常借助佛教的理念,来教化天下百姓。那么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?它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?中原佛教与藏传佛教是否同宗同源呢?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解开这个疑惑。
一、中原佛教的起源
众所周知,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地区(今尼泊尔境内)。相传佛教是由佛祖(乔达摩·悉达多)在菩提树下,打坐七天七夜后,明悟了世间真理,而后所创立的教派。
关于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时间众说纷纭,而最常见的说法就是汉明帝时期。汉明帝通过一位学者,知道了西方有个神,叫做佛。随即派遣十余人出使西域,寻求佛经、佛法。过了两年时间,两位印度的高僧随着使者,一同来到了中国,并带来大量的佛经、佛像。汉明帝听闻后十分高兴,仅仅隔了一年,汉明帝就下令在洛阳修建寺庙。于是中国第一座佛寺——洛阳白马寺就此诞生了,这座寺庙也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来,第一座官办性质的寺庙。
二、佛教对中原文化的影响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历经三国时期的混战,西晋王朝完成了短暂的统一。然而却迎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,由于西晋王朝司马家族内部,为了争夺皇权,朝局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景象。此时,趁着西晋王朝混乱之际,周边的五个游牧部落匈奴、鲜卑、羯、羌、氐组成了联盟,一起对中原发起了进攻。洛阳、长安先后被攻占,自此中国陷入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和混战的局面。
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下,北方地区的人口锐减,在这样混乱的时期,传统的儒家学派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。很多学者为了躲避灾祸,都逃到了其他地方。以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开始盛行起来,因其与佛教般若性空思想极为契合,因此佛教理念在这个时期得以迅速传播。再加之这段混乱的时期,各方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,开始大力宣扬佛家学说,并大量开凿各种佛像石窟,进一步使得佛教文化深入人心。
隋唐时期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处于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,佛教也于此时发展到巅峰时期。著名高僧玄奘游历西域诸国,最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,回到大唐后,极力宣扬佛法,影响着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。佛教也借助这个鼎盛的时期,将佛家理念传播到日本、韩国、越南等地。
三、藏传佛教的起源
西藏属于高原地区,这里原本的自然资源就十分稀少,再加之山高路险交通极为不便,造成此地区极为落后,所以当地的人民能生存下来,肯定是要有信仰的。一千八百多年前,由古象雄王子(释迦牟尼前世的师父),为了救度众生传教了古象雄佛法,创立的教派称之为苯教。
公元641年,唐太宗为了缓和与吐蕃帝国的关系,将文成公主远嫁藏地。文成公主进入西藏地区后,带去了大量的佛经、佛像,使得佛教(印度)传入了西藏地区。由于印度佛教与苯教在信仰上属于同宗同源,因此印度佛教与苯教相互融合,成为了现如今的藏传佛教。
四、中原佛教与藏传佛教的关系
综上所述,中原佛教源于古印度地区,在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原,经过历代的发展并结合中原地区独特的文化氛围,发展成为中原佛教。唐朝时期,经由文成公主将中原地区的佛教文化传入藏地,结合当地苯教佛法,成为了现在的藏传佛教。所以说,中原佛教与藏传佛教同宗同源,只是由于两者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传播,显得各有特色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