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时有一位很小的比丘,牢牢地记着禅师的教法,依照禅师的教导修行。一天这个小比丘外出托钵,眼睛专注的看着地面,向前走着,口中还朗朗的背诵着经文。彼时,路上的一位长者看见了这位小比丘,于是打开大门请他进来,只是因为小比丘正在专注的背诵经文,而将托钵的事情给忘记了,一户户地走过。
长者见到这个小比丘已经走过自己的家门,口中还不停的念诵着经文,完全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一切,自然也没见到招呼他进去的老者,老者觉得这样的比去非常的可爱!于是又向前叫道:“过来,这位年轻的小比丘,你看你的钵已经空了,这都走到了家门口,为什么不进来呢?”
小比丘终于听到了长者的召唤,这才转身不好意思的对长者说:“真的抱歉长者,我在背诵经文,是在是专注了,这才走过了头,没有看见您的召唤!”长者看着小比丘温和地说道:“你为什么会如此专心,竟让你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觉察呢?”
听到老者问话,小比丘回道:“师傅对我们的修行有很高的要求,他高数我们要守住一念心,一定不能放纵,每天都要精进用功。所以我们每天都会背诵很多的经文,而且要将这些经文完全背会才行。”
长者听到比丘的回答后对他说:“既然你每天都要精进修行,那么以后不如就每天都来我的家中,这样我每天都能供给你满钵的食物,你也不用每天费心的沿路托钵。”从此以后这位比丘,每天的生活所需都由这位长者提供,比丘的修行从此便没有了后顾之忧。比丘感恩长者的供养,更是精进用功,修持经藏。
佛陀为众弟子说完这个故事后,告诉众人:“当时的那个小比丘就是我,而那个供养的长者就是现在的阿难。阿难生生世世的都在守护着我,我同样的引导着阿难入正知见,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过去的种种因缘才有的结果。”
人与人的相处,有因必会有缘,有了因缘才会出现彼此的果报,人群人群,也就是说人是需要群体生活的,要与各色的人打交道的,这样的环境下彼此间的相处应该是相互依存,只有这样才能安处于人群,与人结好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