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头条 时评 新闻时政 华人生活 便民服务 文化旅游 中欧活动 视频

当前位置: 首页

佛教:学佛以后,有这三种状态,恭喜你,你已经有了成果!

2019年03月14日 05:17 稿件来源:百家号

【字体:↑ 大 ↓ 小

从因果来看,首先必须播种,给予灌溉施肥之后,才会有成果出现。

  说到因果,通常会提及到无明、行、识,其内含的意思便是播种,也由于已经播下种子,其结果就会牵涉到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。其次,说到滋润、培养之后,产生的是生,有了生,接续着便是老、死。总的来说,必须先播下种子、再加上助缘的滋润,因素才得以圆满,其后方能有果产生。

  第一种状态“无明”。

  倘若缺少了种子,不管如何加以灌溉、滋润,根本成就不了什么;反过来说亦然,即便是播下种子,没了其它条件的滋润,什么也产生不了。不妨想想播种,无论是花、麦等等种子的种类数不胜数,在佛教来说,业也是一样,其种子的类别多如繁星,但谈到堕到三有轮回的因素时,前头少不了的便是无明。

  事实上,轮回毕竟不是个好东西,所以必须在一个比较恶的情况产生。一般会说因为执着什么、什么,所以会产生烦恼,其实即使是佛陀,会说这是我的衣服等语,或者阿罗汉对境亦会拥有悦意或不悦感,也就是说,他们都有受(感受苦受、乐受、舍受),可是那种感受,却不会带来轮回的因,可是当感受搅和上无明,就会带来轮回的业。

  第二种状态“行”。

  谈到种子,无明、行、识之中的行才是真正的种子,行代表的又是业,必须厘清的一点是,业跟烦恼经常混在一块,然而业是业、烦恼是烦恼两者并不相同,只不过当烦恼与业一起交互作用之下,其产物便是轮回的因素。

  有时候,自己可能没什么太大的感觉,但是身语意已经在晃动,这时候就会成为无记;有时候,自己看看书或看场电影,让自己心里觉得愉快或不舒服,这时候的动作就会比前者来得重一些;一旦真正遭遇到某些事,那时候的愉悦或愤怒就会更强烈,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快乐与瞋恨,又会有强烈之分,因此,业也会越来越重。

  前述的意思是,当贪或瞋生起时,与其五相应的业,会比较重。

  第三种状态“识”。

  但是,是否快乐或愤怒的程度不同,其无明与执着的程度也有差异?答案是肯定的。当执为实有的程度越重,贪、瞋的力量就会越重,进而使得业的力量也越重。当这些业进到识田里,播种便算是完成了,也就是无明、行、识。

  阿罗汉也会有觉得高兴或讨厌的时候,可是他会把一切都视为幻化,因此不会种下较重的业,更不会进入轮回,而且,事实上阿罗汉比我们聪明,其思考速度又比我们更胜百万倍,思绪如此之多,绝非我们能比拟。

  话说回来,虽然我们常说别想太多、不要分别,其寓意就在于不要执着、不要实有的执着,而非不动脑思考,要不然阿罗汉想得更多,可是却不会制造麻烦。

【编辑:胡彪】
要闻回顾
+more
精彩图片
+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