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的文化甚广,一句话或一个字都可以让我们学习领悟,开拓人们的智慧。佛陀有说:“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”,这是在告诉世间的人,任何人都有智慧,都有一颗觉悟清净圆满的心。所以佛家文化对于提倡积极的观念,历代以来,给世人带来了诸多智慧的开发。
在现世社会人民水平提高,信仰越来越受重视。对于佛教文化的兴盛也不例外,佛教文化在古贤智者的改革中,佛教文化在我国得以快速成长,且让更多人明白,佛教文化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,也让更多的学佛修行者,或佛学者在生活工作得益。
所谓的得益,得益在哪里呢?所谓的“在生活中修行,在修行中生活”就是人们接收到佛法的智慧,实用于我们生活当中。前几文中大茶经有说到佛教三十七道品当中的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包括五根,我们今天就依然通过净慧长老曾开示的书中内容来探讨“五力”,看是否能够给学佛和佛学爱好者们的生活中带来哪些启示。
什么是佛教的“五力”,五力都是哪“五力”?
所谓“五力”其实是依据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的五根而生起五种力用,都有破恶成善之功效,所以称之为五力。五根与五力彼此是有互为因果的关系,五根的每一种善根都是有力量的,所谓的力量就是功能,在佛家看来,根据这五种善根再继续修行,就叫做五力。所以,五力与五根是分不开的。
五力的作用与功效对于无力,生活禅者净慧长老曾这样说道:“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亦为五力,力即力用,能破恶成善。此五法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,推动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往直前,故称之为五力。”
“我们能鼓起勇气,下定决心走修行的这条路,是由于有信念的力量、有精进的力量、有意念的力量、有禅定的力量、有智慧的力量在推动,我们才能在修行的路上不断地进步,不断地取得修行的成果。五根、五力的培养,对修行人来讲至关重要。”
从禅者的开示中,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无力,不仅仅可以在佛家上应用,在生活上,我们一样可以用佛家的种种文化来熏陶我们。比如说工作,如何应用五力的力量来衬托我们企业文化的发展。如何在生活中引导我们前进的力量。这就是佛法文化的魅力,它可以应用到修行中,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禅者在禅修中开示中有说到:“整个佛法是一脉贯通的,只要在关键的一点上,比如智与悲这个核心内容上切入了,那就法法皆通。生活禅“觉悟人生、奉献人生”的宗旨,体现了大乘佛法智与悲的精神。”
禅者接着道:“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说的这个核心内容,三藏十二部经典都能够印证这两句话,这是用现代语言对佛法根本精神作出的最准确的阐释。佛法是事理圆融,世出世间圆融,古今圆融,不会否定任何一法,只是要消化它、转化它。比如对于烦恼,我们能善于利用烦恼来改变自己的人生,烦恼就是一个很有用的反面教材。”
倡导“觉悟人生、奉献人生”的宗旨,“在生活中修行,在修行中生活”佛法是事理圆融,古今圆融,作为我们学佛和佛学爱好者,我们想想,佛法的种种文化观念,种种法就是佛教导我们的种种智慧和观念,佛说有人们有八万四千烦恼,就有八万四千法门,佛陀是良医,治众生烦恼之魔。而这些都可以与我们生活实践中相融。
就如佛家文化中的四摄教法,我们可以应用到生活中、工作中。我们的四念处、四正勤、五根五力,每一点我们都在生活工作都可与之相融。所以,生活禅提倡的“觉悟人生、奉献人生”的宗旨,“在生活中修行,在修行中生活”的理念,大茶经更希望学佛爱好者在修行善事的同时,能够把佛家的这些智慧能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。
关于三十七道品相关文章链接:
佛家的三十七道品中“五根”是哪五根,在修行与生活中如何应用?学佛必修“四正勤”,其中含有“四如意足”,那何为四如意足呢?
佛教的“四正勤”,在修行与生活一样受用,那么什么是四正勤呢?
什么是“四念处”,四念处有四种修行法门,你适合哪一门?